吉首大学人文学院2025年引进人才计划
吉首大学人文学院2025年引进人才计划
计划数 | 二级学科 | 岗位及待遇 | 招聘方式 | 基本要求 |
民族学>4人 |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 专任教师,待遇面议 | 直接考核,包括试讲及面试 | 40周岁及以下博士毕业生,或具博士学位的高级职称人员 |
中华民族学 | ||||
人类学 | ||||
世界民族 |
学院联系方式:
电话:0743-8563903 吕老师
电子邮箱:lyf@jsu.edu.cn(邮件主题标明为“姓名+应聘岗位+硕博英才网shuobojob.com”)
学院及民族学学科简介:
学院主办有历史学(师范)专业和哲学专业两个本科专业,民族学、中国史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学科教学(历史)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民族学科学研究博士后流动站,2025年拟申报民族学本科专业,形成了由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学院目前在校本科生621人,硕博研究生116人,在站博士后5人。
民族学学科先后入选湖南省重点学科、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双一流”培育学科,“十四五”重点建设学科。近来年,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0余项,其中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4项,冷门绝学专项1项;省部级纵向项目10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35部;在《民族研究》《中国史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科研成果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1项。
学科拥有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以及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湖南省民族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南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地”,湖南省科技厅重点实验室“武陵山区生态文化与居民健康促进实验室”,湖南省高等学校“武陵山区民族生态文化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湖南省民宗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和“民族历史文化研究基地”等省级平台。
学科充分发挥科研优势,积极推动校地合作,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先后助力土司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湘西世界地质公园和中国重要农业遗产申报等地方重大项目;发布连片特困蓝皮书、贫困县退出第三方评估报告、基层脱贫典型案例和经验总结、资政报告等服务民族地区减贫与发展;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任务,对接地方党委、政府部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辅导,主持《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汇编·湖南卷》编撰、参与《湘西州州委州政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施方案(草案)》咨询讨论等。
原文出处:
https://lsywhxy.jsu.edu.cn/info/1009/6977.htm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邮箱:shuobojob@126.com。
微信公众号

关注硕博英才网官方微信公众号
硕博社群
- 博士交流群:32805967
- 北京硕博交流群:290718865
- 上海硕博交流群:79953811
- 天津硕博交流群:290718631
- 重庆硕博交流群:287970477
- 江苏硕博交流群:38106728
- 浙江硕博交流群:227814129
- 广东硕博交流群:227814204
- 湖北硕博交流群:326626252
- 山东硕博交流群:539554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