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硕博英才网 > 海外优青 >

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2025年诚邀全球英才依托申报海外优青项目(新增批次)

信息来源: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作者:硕博英才网发布时间:2025-08-27 15:55

一、项目定位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二、申请人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5年1月1日(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学位;

4.所属学科方向主要为化工、化学、材料、高分子、碳中和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

5.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5年9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不适用于通过中外联合培养方式取得海外博士学位的情况);在海外工作期间,同时拥有境内带薪酬职位的申请人,其境内带薪酬职位的工作年限不计入海外工作年限;

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4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无工作,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三、相关待遇

岗位 入选校内青拔A岗(教授、长聘)
研究生指标 长期稳定专属硕博指标支持
基础薪酬 60万元起
(中期后可从科研配套经费中支取10万元/年个人补贴)
薪酬由基本薪酬+奖励绩效+科研提成构成
视业绩情况,上不封顶
安家费 国家、陕西省、学校共150万元(税后)
科研配套经费 200-500万元
特别资助 科研经费:国家100-300万元,校内配套200万元,共计300-500万元,支持期3年;
入选校企合作,另获75万元资助
其他配套 本人及家属就医快捷通道;
鼓励与企业、政府共建联合研究院,联合招聘校招共用人才;
优先推荐担任“百千万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导师

四、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简介

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的前身是1984年恢复建立的化学与化学工程系,学院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国际化工学科前沿和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按照高起点、高水平、国际化的建设思路,探索人才培养创新之路,在科学研究创新和工程技术应用两方面建设一流水平。

学院现有教职工16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级领军学者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6人,国家级青年人才16人,省部级高层次人才40余人。

学院设有化学工程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两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具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化工过程机械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设有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学院现有化学工程、工业催化、高分子化工、材料化工、化工机械和传递过程强化等6个研究所。学科在2025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居中国大陆第八,2025年泰晤士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位列中国第九,USNew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全球十强。

学院获批氟氮化工新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低碳能源化工学科创新“111”引智基地1个,陕西省能源化工过程强化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化工资源低碳转化与高效利用“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等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课题1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项目等纵向科研项目160余项,承担企业合作项目400余项,获陕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等省部级科研教学奖项12项、国际奖项2项。

五、申请方式

1.系统开放时间:2025年8月1日-9月15日。

2.申请方式:请有意向者将简历发送至学院联系人邮箱(邮件主题请标注“海外优青+硕博英才网”);我院将第一时间开展对接,为申报者提供全面且专业的高水平指导,全力协助申报人开展后续工作。

3.联系人:

陈飞(副院长-科研与人事):feichen@xjtu.edu.cn

韩馥鸿(人事秘书):erjing0425@xjtu.edu.cn

原文出处:

https://mp.weixin.qq.com/s/RCSsNXaPaInEqGV24H2u-Q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邮箱:shuobojob@126.com。

微信公众号

关注硕博英才网官方微信公众号

硕博社群

更多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