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硕博英才网 > 海外优青 >

南京邮电大学集成电路学院2025年诚聘海外英才依托申报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海外)项目(新增批次)

信息来源:南京邮电大学集成电路学院作者:硕博英才网发布时间:2025-08-27 16:00

一、项目介绍

为进一步完善科学基金人才资助体系,充分发挥科学基金引进和培养人才的功能,吸引海外优秀青年人才回国(来华)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2025年继续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二、学校、学院简介

南京邮电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被誉为“华夏IT英才的摇篮”。学校现有博士后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0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类别)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类别)14个,本科专业52个。学校作为主要协同单位入选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作为牵头单位入选省“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2个,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近30个。学校现有各类在籍生3.4万余人,教职工3100余人,拥有以中国两院院士、发达国家院士、IEEE Fellow、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为代表的高层次领军人才百余人次。学校校园环境优美,周边教育、医疗等生活资源丰富,优质双语幼儿园、知名中小学和三甲医院一应俱全。

学院起源于1958年的电工实验室,1971年设立半导体器件专业,2001年成立微电子系,2005年成立光电工程学院,2008年成立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2017年成立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2021年11月18日成立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2023年3月成立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产教融合学院),同年8月底学院研究生整体搬迁至浦口高新区培养。

学院1978年获国家首批电路与系统硕士点,2009年获批集成电路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点,2011年获批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2017年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2021年获批国家首批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全国共18个、江苏省属高校唯一),2022年入选“十四五”江苏省重点学科,2023年入选江苏省第四期优势学科,2024年获批江苏省级集成电路学院,2025年获批江苏省通信集成电路与系统重点实验室。

学院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1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3个本科专业——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江苏省属高校中唯一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形成本硕博多层次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学院目前在校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近1700人。

学院现有教职工113人,专任教师95人,教授(包括研究员、校聘教授)32人,副教授(包括副研究员、校聘副教授)34人,博士生导师20人,硕士生导师64人,国家级人才(含国家级青年人才)12人,省部级人才20人,人才团队包含教育部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领军人才”、江苏省特聘教授、江苏省教学名师等。

学院践行集成电路“三维集成”人才培养核心理念,打造集基础、设计、制造、封测、应用于一体的集成电路全产业链产教融合课程体系。学生荣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等各类竞赛获奖超百项,广泛就业于华为、华勤技术、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等国内外知名企业。

学院面向集成电路国家重大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聚焦通信集成电路与先进封测、宽禁带半导体与功率集成、微纳电子器件与微纳系统三个重点方向,已建成1个国家级科研平台、8个校企共建实验室;在Nature子刊、JSSC等领域顶级期刊、会议上发表高水平学术成果论文600余篇;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省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00多项,获批全国首个工信部集成电路封测领域产业人才基地,牵头成立江苏省集成电路学会科普工委会,积极促进有组织“产学研用”合作与科技成果转化,先后设立南京邮电大学南通研究院、镇江研究院进行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技术服务,社会服务能力持续增强。

三、申请条件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5年1月1日(含)以后;具有博士学位;

(3)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4)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5年9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5)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4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无工作,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提供科研经费最高300万元,资助期限3年。

四、学校支持措施(不含国家支持部分)

1、第三层次起聘;

2、直接评聘为教授、博导、博士后合作导师;

3、直接事业编制;

4、提供极具竞争力的薪酬待遇(不含学校缴纳的五险一金、货币化房贴等,超出年薪的各项各类业绩奖酬上不封顶)

5、科研经费按国家拨款1:1配套;

6、配偶本科以上即可人事代理聘任,符合条件的纳入事业编制;协助办理子女入学;

7、直接入选校内“华礼人才计划”和“华测人才”支持计划,叠加支持;

8、可围绕人选的研究方向引进3-5名优秀青年人才组建科研团队;

9、科研启动经费可与安家费合并打通使用,叠加享受国家、省、市相关经费支持,可另叠加学科支持经费,每位海外引才计划如选择建立独立科研平台,入选后在现有待遇支持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学科特点,给予平台大额专项科研经费支持。

10、发放“紫金山英才卡”,持卡人可享受配套的健康医疗、家政服务、地铁通勤,以及合作银行提供的市场化增值服务。

#特别优秀的入选者,可一事一议,特事特办;

#依托学校申报虽未入选、但进入到会评阶段的,可按第四层次聘用;

#推荐申报的,学校将给予推荐奖励。

五、集成电路学院支持措施

1、专门团队服务

学院组建专门团队,辅助申报人在系统填报资料,配合支持所有申报流程。

2、其他配套支持

申报成功并入职学院,在学校支持政策基础上,学院优先支持团队人员引进、博士生指标分配和项目支持。

六、申请方式

1、申请人请将个人简历发送至ic@njupt.edu.cn,邮件主题请标注为“优青(海外)申请+硕博英才网”,我院将对申请人资格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申请人,按照项目指南要求,与我校签订工作合同或者意向性协议,我院将派专人指导申请人开展后续工作。

2、申请人可于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https://grants.nsfc.gov.cn/)开放后,登录系统在线填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申请人对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3、申请人应当按照申请书填报说明和撰写提纲的要求用简体中文或英文在线填写申请书,并上传附件等材料。

4、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实行无纸化申请方式,申请人在线提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公正性承诺书等材料至南京邮电大学,由南京邮电大学科学技术处审核后,于申请截止日期前在线提交自然科学基金委。

七、联系方式

集成电路学院联系方式:

联系人:刘老师

联系电话:025-85866164

邮箱:ic@njupt.edu.cn

联系人:张院长

联系电话:025-85866050

邮箱:zhangjiliang@njupt.edu.cn

原文出处:

https://mp.weixin.qq.com/s/3G4J-yDB2bD0vXX42RDDtQ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邮箱:shuobojob@126.com。

微信公众号

关注硕博英才网官方微信公众号

硕博社群

更多社群>